传真机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1843—1972年)
1843年 亚历山大·贝恩(Alexander Bain)发明了一种原始的电化学纪录方式的传真机;
1848年 弗·贝克卡尔(Frederick Bakewell)进一步发展了贝恩的传真技术,发明了滚桶扫描技术;
1862 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高瓦泥·凯斯利(Giovanni Caselli)制造出早期传真电报机;
1865年 来自伊朗的阿巴卡捷根据贝恩和贝克卡尔提出的传真机原理和结构,第一台工作传真机器和传输服务器面世;
1903年 亚瑟·科尔(Arthur Korn)医生在德国发明了图片传真术;
1925年 艾多奥德·毕林(Edouard Belin)在法国成功构造出毕林诺图解,所有的后来传真传输机器都是以该图解为基础;
1925年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贝尔实验室采用真空管技术和光电管技术研制出了实用型的传真机;
1926年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正式开放了横贯美国大陆的有线相片传真业务和与英国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相片传真业务;
1934年 美联社开始使用有线电传真(wire photos)传输相片;
1964 年 美国施乐公司发明了长距离电子影印法;
1966 年 施乐公司发明了Magnafax Telecopier,是第一台基于电话线的传真机。
这一阶段的传真机基本上采用机械式扫描方式,并大部分使用滚筒式扫描。传真机的电路部分是采用模拟技术,分立元件。在传输方面则是采用调幅、调频等低效率的调制技术,且基本上利用专用的有线电路进行低速传输。这时期传真主要应用于新闻、气象、广播等领域。
第二阶段:发展普及阶段(1969年—1980年)
这一时期的传真技术从模拟发展到了数字,机械式扫描由固体化电子扫描取代,低速传输向高速传输发展。传真的应用范围也扩大至医疗、情报咨询、金融数据、电子邮政等各行业的业务中。
第三阶段:无纸化阶段(1980年至今)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的普及,传真机作为通信设备和微型计算机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增加传真在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交换等方面的应用。
新文溯科技(WaveFax Technologies)是国内领先的传真软件及电子传真文档解决方案供应商, 向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传真软件及电子传真文档解决方案。历经十余年, WaveFax已成为世界500强在华企业的首选电子传真服务器方案,赢得国内大型金融机构、政府及近百家世界《财富》500强在华企业的采用与认可,并成为SAP、AVAYA、华为等著名厂商的传真软件及电子传真文档解决方案的合作供应商。
WaveFax传真服务器支持基于Windows、Linux、Unix平台的多个主流操作系统,如:Solaris、Red Hat,具备集群容错的分布式架构,处理能力可实现运营级海量数据应用,可靠性能满足银行业客户需求,分布式部署能帮助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集团级客户实现统一的传真服务器解决方案。
在业务流程中,涉及大量的凭证文档需要以传真的方式在机构和客户间交互,包括:发票、合同、订单、帐户信息等等。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精益管理是目前企业所关注的共同问题,但简单的实现传真功能的传真服务器并不能满足企业在业务流程中的需要。WaveFax为实现这目标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处理机制。基于WaveFax电子传真服务器统一应用平台,为企业提供结合其业务需求的传真与文档自动化解决方案,有效的应用在业务处理的全过程。
您的姓名: | * |
公司名称: | * |
Email: | * |
联系电话: | * |
留言信息: | |
|
机构名称: | |
姓名: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箱: | |
传真机数量: | |
使用者人数: | |
每日发送页数: | |
每日接收页数: | |
应用部门: | |
传真文件类型: | |
传真文件来源(发送): | |
传真文件来源(接收): | |
传真文件流向: | |
传真发送前: | |
传真发送后: | |
接收到的传真: | |
传真归档: | |
传真机数量: | 台 |
使用者数量: | 人 |
收传真数量: | 页/日 |
发传真数量: | 页/日 |
传真归档比例: | % |
电话通告比例(发传真): | % |